作者:佚名 来源:本馆 发布时间:2023-05-26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该名录
数量居世界第一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
也许你对繁复的制茶工艺并不熟悉
但说到泡茶的紫砂壶,青瓷盖碗
这些器具,你一定不会陌生
其实,从种类丰富的盛器
到制茶用到的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
都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结晶
在现有的43项中国的世界非遗当中
有不少项目
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而诞生的
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
最早发明丝织技艺的国家
深植于远古历史和农耕文化的织染绣技艺延绵几千年
为中国赢得了“衣冠王国”的美誉
(缫丝)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生产技艺
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
衍生出的民俗活动等
5000多年来,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云锦明黄色龙袍)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
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
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
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龙袍”
等华贵织物
(黎族妇女在织造黎锦)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集纺、染、织、绣于一体
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
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
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
这些图案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奇
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
食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美食大国之一
为了“吃”得好
从制作工艺,到装盛器具
都丝毫不能马虎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晒青)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
包括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
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饮茶和品茶
都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代传承
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
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现代烧制的龙泉青瓷茶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
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服务人类生活
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陈设瓷、装饰瓷、茶具、餐具等
是烧制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住
在世界传统建筑体系中
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建筑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
其中又以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影响深远
其营造技艺一直传承至今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连接方法
以模数为设计和加工生产的尺度标准
以“八大作”为主要施工内容
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了7000多年
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
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行
中国福建负山面海
最早期的交通主要依仗水路
于是,修桥和造船成了福建人的传统技能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和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均被列入了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是一座贯木拱桥)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是一种采用原木材料
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
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形似彩虹
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
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2019年2月22日,世界最大的水密隔舱大型福船下水成功)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大约始于唐代,宋以后被普遍采用
所谓“水密隔舱”
是指用隔舱板将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
这一船舶结构,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
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于世
直到18世纪后期,该技艺传到西方
“水密隔舱”成为现代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结构形式
至今仍普遍应用在现代船舶制造中
(花馍)
衣食住行
催生出令世界惊叹的创造发明
更孕育了惊艳世界的中国民间艺术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来探寻民俗艺术中的衣食住行
识别二维码观看
“民俗艺术之衣食住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