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本馆 发布时间:2022-09-16
诗画宋韵
自古迄今,书画品评和雅集之风由来已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特别是文臣儒士,热衷于丹青翰墨鉴赏收藏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审美,本身就是人的天性,引用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即吃饭、审美是人的本性,天生就有。
提到宋代的绘画,最容易浮现眼前的还是张择端那幅脍炙人口的《清明上河图》。当然还有《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听琴图》等等,可谓不胜枚举。宋代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这个时期经典画作频出,丹青妙手云集,可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点。
本篇也是诗画宋韵的最后一期啦!这次带来了哪些画和诗词呢?快一起往下看看吧~
南宋·马远·踏歌图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宋]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榔,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意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价便宜,反而常常忧愁客少,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诗词中的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青绿设色。画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栈道、桥梁穿插其间,又有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换景,令人玩味不尽。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绿重色;树木、建筑刻画细腻精谨,点景人物描绘细致入微。整幅作品布局宏大,细节丰富,色彩浓丽而不失清雅,刻画精细而不琐碎,带有宋代画院气派。
《秦楼月 • 浮云集》
[宋]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赏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诗词中的动物
鹁鸠(bó jiū):一般指水鸪鸪。是鸟,属于鸽类。羽毛黑褐色,天要下雨或刚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也叫鹁鸪、鹁鸠、鹁姑。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踏莎行》
[宋]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意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诗词中的植物
薜(bì)荔:是桑科、榕属攀援或匍匐灌木。薜荔花序托中瘦果加工成凉粉食用,是中国南方民间传统的消暑佳品。叶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作用,用来治腰腿痛、乳痛、疮节等。藤蔓柔性好可用来编织和作造纸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