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本馆 发布时间:2022-06-19
为庆祝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及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秦礼刚,1949年出生,男,汉族,湖北云梦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云梦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云梦皮影戏历史可追溯到百年以前,鼎盛时期全县分布有26家皮影戏馆。秦礼刚少年时期即显示出演唱天赋,先后师从刘修昌、陆春元两位名师。他演唱优美动听,诙谐处令人捧腹,悲惨时催人泪下,尤其“边音甩高腔”令人叫绝,出道之初即深受欢迎。1985年秦礼刚筹资在县城建起“梦泽影戏馆”,每年演出364天。秦礼刚的皮影制作创造性地设置各种机关,使影人在表演时能张嘴、眨眼、扇耳,甚至瞬间换头,达到川剧变脸的效果,极大增加了影人的表现力。
徐忠德,1934年出生,男,汉族,湖北汉川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川善书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逝世。汉川善书是清代中叶湖北孝感汉川一带民间的说书传统与官方的“圣谕”宣讲活动相结合,发展形成的一种采用汉川方音进行“说唱”的曲艺说书形式,其内容多以宣扬忠孝节义、善恶有报的劝诫教化等为主。汉川善书的表演,主要是徒口“说唱”。徐忠德读过八年私塾,从小热爱善书。1969年正式入行,成为汉川善书北派的第五代传人,他能编、能写、能宣、能讲,无论传统剧目和现代题材,能做到“见书说书”。他的表演十分“勾人”,观众夸赞他讲的善书“口口都是肉”。
王景才,1968年出生,男,苗族,贵州纳雍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滚山珠是融芦笙吹奏、舞蹈及杂技技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其中“滚山珠”“双飞燕”“倒栽桩”“叠罗汉”是最富创新性的高难度动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王景才有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传统舞步的基础上,结合了杂技与武术技巧,给滚山珠注入了新的活力。1981年至1984年间,他担当主演及辅导老师,2000年至今在家乡培养了多名表演滚山珠的能手。
文道华,1944年出生,男,彝族,贵州威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文道华是毕摩,他主持表演的撮泰吉曾于2002年获毕节地区首届民族文化博览会一等奖,并多次参加“中国贵州彝族年会暨彝族文化节”(六盘水)、“国际杜鹃花节”(大方县)、贵州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演出等活动。
张月福,1950年出生,男,土家族,贵州德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傩戏(德江傩堂戏)代表性传承人。德江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完整保存了其原始形态,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张月福自幼酷爱傩戏,先后拜十三人学习傩祭仪式、傩歌傩舞、傩戏等,是茅山教黑虎玄坛的第三十九代传人。张月福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参加各类傩戏演出,2006年,参加了国际民俗艺能节在日本东京、冲绳的演出,为德江傩堂戏的传承、宣传、资料采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詹学彦,1950年出生,男,汉族,贵州西秀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安顺地戏代表性传承人。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出现了。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安顺地戏的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詹学彦从小酷爱地戏,1980年开始传承地戏,其表演以《三国志》为主打剧目,是安顺地戏第十七代重要传承人。
陈兴华,1945年出生,男,苗族,贵州紫云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亚鲁王代表性传承人。《亚鲁王》是苗族的一部英雄史诗,采用西部苗语讲述,有时用叙事形式朗读吟唱,有时用道白形式问答,涉及古代人物一万余人,四百余个古苗语地名,二十余个古战场。它与麻山苗族人的葬礼联系在一起,是对亡灵返回亚鲁王国时代历史的神圣唱诵,展现麻山苗族对祖先、神灵、自然的敬仰和崇拜。陈兴华自学习亚鲁王史诗以来,致力于史诗的传唱、整理、保存工作,对史诗文本和仪式内容的完整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记录工作围绕陈兴华的实践和传承,真实完整地反映出麻山苗族人对生命、对生存的深刻思考,更好地保存了亚鲁王英雄史诗,为后人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宝贵可靠的资料。
彭继龙,1949年出生,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梯玛歌代表性传承人。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载体,世代口碑相传,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唱述以土家语为主,属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彭继龙是为数不多的能完整传唱土家族梯玛歌的老艺人之一。记录团队在梯玛歌的原生态环境中进行拍摄,不仅如实记录了梯玛歌的吟唱文本、舞蹈和仪式活动,弥补了以往对梯玛歌记录的缺陷;同时还记录了传承人的生活情境,为记录成果增添了人文情怀。
盘振松,1944年出生,男,瑶族,广西金秀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代表性传承人。黄泥鼓舞主要分布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乡、罗香乡的“坳瑶”聚居地区,是一种很有地域特色的瑶族长鼓舞。跳黄泥鼓舞是坳瑶祭祀盘王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多在秋收后进行。跳黄泥鼓舞时要用黄泥浆涂在鼓皮上调音,黄泥鼓也因此而得名。在跳黄泥鼓舞的过程中,还有唱盘王歌的内容,由一歌师带领身着节日盛装的少女,在吹奏木叶的几个妇女的陪伴下,边唱边绕着舞队缓步而行。盘振松是远近闻名的“师公”,他掌握了黄泥鼓的制作、调音,黄泥鼓舞的舞蹈动作以及跳盘王等各类仪式的流程,是当地黄泥鼓队的灵魂人物。
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展示专区
进入国家图书馆官网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线上展示专区,浏览更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信息。
来源: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