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本馆 发布时间:2020-07-16
姓名: | 万瑞旒 | 照片 | |||
别名或称号: | 字藻卿 | ||||
性别: | 男 | ||||
民族: | 汉 | ||||
时代: | 清代 | ||||
生卒年: | 1829-1875 | ||||
籍贯: | 湖北应城 | ||||
人物简介: | |||||
万瑞旒(1829~1875),字藻卿,应城古峰寺人。郡试、廷试均第一,曾官陕西。年17,获郡试第一,补博士弟子,旋补廪生。同治3年【1864年】,大学士孙家鼐视学楚北,巡按德安,得瑞旒试卷,奇其文,拔以冠。6年【1867年】举优贡。翌年廷试一等,以知县签署浙江。瑞旒一生无所营于世,唯书齐四壁,时人谓于“书屋”。生平写作诗词1243首,以田园诗为多。著《古峰诗草》10卷,存诗702首。 万藻卿和他的《古峰诗草》 文/胡 文 诗人又名万瑞旒,藻卿是他的字,应城杨河古峰村人,生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其父万臣闵生平博览群书,文章华瞻,曾任黄冈教谕,被家乡儒林称为"介堂先生"。其母雅而贤淑,教子有方,名闻乡里。受父母影响,诗人自幼聪慧,年17岁获童试第一名,20岁作诗答对。 "学而优则仕"是许多封建文人的梦想,诗人也不例外。他先后参加了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并一一考出好成绩。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学士孙家鼐视学楚北,巡德安,得诗人试卷,喜其文,拔以冠。同治六年(1867年),他参加会试,获得优贡(注: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第二年他参加在北京保和殿举行的廷试,成绩一等,被朝廷优先录用,安排到浙江任知县;因母亲年迈,不宜远任,在他的请求下,朝廷将他改授陕西任知县。至此,万藻卿脱下布衣,穿上官袍,步入仕途。 在陕西任上,诗人的官当得并不很精彩,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直到同治十年(1871年),以一篇檄文引起上级的重视,并升迁入谳局。可惜的是,就在此时,厄运降临到他的身上:是年冬天,其母亲不幸病故。诗人悲痛万分,政绩未显、文坛未著的他急忙辞官为母丁忧。三年守孝期满,按封建旧制,他本可以继续做官,但他却放弃了这个机会,不去继任,自愿归依田舍,做一平民百姓。 诗人性情旷达,喜山水、爱云游、广交友,先后游历半个中国,所至之处与名流唱和。不少社会名流与他成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挚友。应城名宿范婉香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诗人逝世后,范曾作诗二首哭诗人。他所作的《寄藻卿》诗更是流露了对诗人的思念:枣花别墅三日住,访君来又别君去。别时执手说匆匆,别后相思定两处。相思正是月明时,月下徘徊照别离。今夜别离怨明月,不知落月更相思。 诗人秉性豪放,刚直不阿,常以排民疾为己任。1871年赴任陕西,他途经信阳长台渡,见行人苦于渡口勒索,便致书州牧杨竹农革其弊端。 "最损精神是俗交",诗人虽广交朋友,但也不是什么样的人都交往。据载:某提督喜诗,慕其名,托诗人的一个当总兵的乡邻来邀请。他竟置之不理,拒绝提督的好意。他有一个同乡故友在河北任要职,名倾王公。由于其权大气粗,骄横自恃,诗人不仅不攀附,且断然绝交,视若路人。 "克承家学,尤善于诗",《光绪应城志》对诗人的评价很高,称其为"瑰异之士"。在未入仕途前,诗人早已名声大振,牵动百里。时人评其诗:"情深景远,得唐人神味,直追王孟。"如他所作的一组词《调寄浪淘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应城八景,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诗人服丧归隐后,自取田园之乐,日栽桃李前后院,夜吟诗赋五更寒。后来身患重疾,乃至视力模糊,仍毅然决定,戒酒不戒书,继续著诗遣怀。他一生无所经营,唯书齐四壁,时人称之为"书屋"。学子更以"善继先声"匾额相赠,悬于门前。又称:"应城学子藻卿,夙承家学,诸体文并工,尤工于诗,诗名噪郧鄂。" 诗人自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即从20岁起,勤攻古近体诗,直至同治九年(1870年),共作古近体诗1243首,经删存得702首,按成诗时间先后,共编成10卷。卷一为己酉(1849年)至癸丑(1835年)计93首;卷二为甲寅(1854年)计12首;卷三为乙卯(1855年)至丁巳(1857年)计63首;卷四为戊午(1858年)至辛酉(1861年)计77首;卷五为壬戌(1862年)至癸亥(1863年)计79首;卷六为甲子(1864年)计36首;卷七为乙丑(1865年)至丁卯(1867年)计39首;卷八为戊辰(上)(1868年)计67首;卷九为戊辰(下)(1868年)计61首;卷十为己巳(1869年)至庚午(1870年)计66首。全卷原题名《放鸽山庄诗草》,因在该庄之东十里处有古峰,是诗人童年时期的垂钓之所,又有其先祖之住屋,于是更题名为《古峰诗草》,寄寓不忘乡土之意。这是诗人在壬辰年(1892年)自选自编时题记的。但此时尚未全卷付梓。正式刻版成书是在他逝世后,由其堂弟万瑞徵与其后学刘监、刘钧、程德锦、陈履洁、聂步青及其子万锡龄、锡恩,侄锡圭、锡瑕等于光绪三十一年春(1905年)完成的。十卷本的《古峰诗草》,除按诗人生前的编排外,还收录了他的《自序》一篇,诗评及题词数百余言,还有他在世时的同僚好友为其诗集所作的《序》6篇。此版本现仍存于世。 《古峰诗草》前四卷的诗文,以述写田园景物、四时风云者居多。如《种树》、《种竹》、《种菜》、《种藕》、《春郊即景》、《看云》、《见新月》、《赞白莲》、《宿渔家》、《村夏喜晴》、《采莲词》、《渔家乐》、《分秧示仆》、《种豆》、《湖村即景》、《春寒》等等。其诗作,正如吴鼎元之《序》所云:"寓清新俊逸于沈博绝丽之中,其胎息原骚选,而规模则近盛唐……藻卿自谓比如田家诗……仰观星月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其间忧勤之意,忠爱之忱,可以养,可以教……"试以《种竹》为例:"老树如旧人,门户堪依倚。新树如少年,风致更佳美。根株日益深,新居成故里。惜少数竿竹,潜怀俗土耻。锄地得两区,琅玕从乞徒。东区十七茎,种疏如错指。西区三十个,种密类排齿。种密与种疏,娟娟皆可喜。君看好儿孙,明年都长起。"其诗可谓"活色生香,栩栩多致。"再如《种树》诗云:"村居少树木,犹邑无城郭。不待入其中,一望气先索。我家本别墅,园林逊嵩洛。请为十年计,一振山庄弱。种椿镇庭心,种桑辅墙脚。种柳围池塘,种槿补篱落。坞种杏与桃,径种槐与柞。斸松种南冈,移梅种东篱。凡卉尽搜罗,片地俱开拓。或笑野人劳,我有橐驰乐。从来草木资,易生还易削。培植在人力,土性无厚薄。长养荷天工,物质无美恶。一旦繁荫成,覆村作帷幕。吾庐既可爱,且为众鸟托。"此诗"起笔称绝,入后小中见大;精理名言,绝处又见抱负。"至今读来,亦可作劝世种树之佳作。又有如在《种菜》中的"富家饱鱼肉,贫家饱瓜菜。鱼肉苟失调,不如瓜菜味……"《种藕》中的"我抱爱花心,懒举灌花手。安种得花看,计惟宜种藕……会见荷花开,饱饮碧筒酒。"务实之言,跃然纸上。 《古峰诗草》中的诗篇,又以诗人在赴京应试和为官途中,即景即兴而作为居多,或借景抒怀明志,或托物感兴明理,无不如陈作相引沈孝谦《序》中评语:"其写景真,记事确,咏物肖而陈明经。"如诗人在赴京廷试过双墩农村时,所赋《双墩》诗:"扑面凉风警客魂,垂鞭寂寂过双墩。荒烟乱石无人径,矮屋颓垣有竹村。驴背看山秋渐老,鸦声争树日初昏。不知前路堪投宿,灯火谁家未掩门。"尽述在清朝晚期,诗人所处年代,一片荒凉、寂寥的农村秋景!骑在驴背上的过客,在日已黄昏的时刻,尚在寻觅有无灯火的人家,以便投宿。此情此景,至今读来,仍有"其绘为图如以身临"之感! 诗人的同代好友施望云,评《古峰诗草》称:"编内古体诗作,造意精卓,链格混成;近体诗作,运息清新,吐辞风雅,趣中有趣,味外有味,与香山剑南品格最为相近,知寝馈于此道者深矣。" 《古峰诗草》中也有不少怀古之作,尤其是古体诗,如《和友人咏史四首》中的《淮阴侯》:"壮士功名转眼过,当年何苦弃渔蓑;项王不用汉王杀,毕竟负君谁最多?"《班婕妤》:"方承恩泽犹辞辇,先有谗言蔽帝聪。银处深宫原妾意,敢将团扇怨秋风。"《阴贵人》:"正位曾推郭贵嫔,如哀襄得汉宫春。他时册立皆君意,莫以承恩病美人。"《唐玄宗》:"霓裳一曲战尘多,羯鼓风流可奈何。绝世悲欢唯两地,沉香亭与马嵬坡。"这类诗,正如施望云所评:"四诗皆有独到之见。"又如《月下怀宰臣卻寄》诗,宰臣陈作相读后,大赞"情真语挚,使吾低徊。"其诗云:"秋气入檐新雨歇,凉飚飒飒响庭叶。虚堂如水悄无人,忽卷湘帘见明月。月色溶溶照练裙,清辉不惜与君分。几度思君空见月,何时见月不思君。思君不见为君恼,月来时多君来少!人生输兹明月光,一月一度团圆好。团圆虽好有时亏,思君盈盈无减时。盈盈思君君不觉,此意应惟明月知。"陈藩候亦评赞:"七古若瓦壶别月下,怀宰臣等作,可称逸品。五律清微澹远,尤饶唐音,七律多神到之作,浑然天成……诗才清妙,短章多弦外之音。" 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对田园的深情,遍见于诗中。如《盐井竹枝》词中,有云"妾在村边郎井边,劝郎莫上贩盐船。贩盐虽好风波恶,不及开山当种田。"又如"襄阳风露蒲阳月"句,即是在吟襄阳的风露时,也不忘蒲阳(即应城)的月光。 时人对万藻卿的诗才诗稿推崇备至。封邱优贡赵金声读罢《诗草》后赞曰:"全稿如吃鲜荔,色香味皆佳,""距踊三百,胜于廷赋得官。"灵川进士周叙卿则赠七言诗赞:"语言妙处性情真,儒雅风流笔有春。采芷佩兰无限思,蒲湘从古属骚人。"光绪皇帝的老师、咸丰九年(1859年)科举状元孙家鼐,曾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他在督学湖北时,不仅对万藻卿的文章首录并优先选用,又亲自为《古峰诗草》作序。在《序》中写道:"甲子夏,余奉命视学楚地,按德安于考场中得应城万生卷,笔意疏古脱尽恒蹊;试以文,文有内心,遂拔以冠。……万生又出素所作古近体诗数百首相质证,亦皆原本经史陶身性灵,非苟为风云月露之辞者。……今既策名出版,是则余之所原幸也。" 万藻卿原配姓李,育有二子、一女、均有学识,能读父书。万藻卿病逝于光绪元年(1875年),享年46岁。 注:组稿中,魏志才、宋纯清、董建军等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一并表示感谢。 | |||||
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