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本馆 发布时间:2020-07-15
姓名: | 黄香 | 照片 | |||
别名或称号: | 字文强(一作文疆) | ||||
性别: | 男 | ||||
民族: | 汉 | ||||
时代: | 东汉 | ||||
生卒年: | 公元18~106年 | ||||
籍贯: | 湖北安陆(今云梦) | ||||
人物简介: | |||||
黄香(18-106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江夏人。历史上记载他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是“二十四孝”中“黄香温席”故事的主角,后官至魏郡太守。有李氏、郑氏、陆氏、胡氏四位夫人以及黄琼、黄瑰、黄琏、黄理、黄琛、黄瓒、黄珂、黄琉八个儿子。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黄香温席);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因此,自明清以来,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永元四年,帝以尚书令江夏黄香为东郡太守,香辞以:“典郡从政,才非所宜,乞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帝乃复留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甚见亲重。香亦祗勤物务,忧公如家。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黄香温席);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因此,自明清以来,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永元四年,帝以尚书令江夏黄香为东郡太守,香辞以:“典郡从政,才非所宜,乞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帝乃复留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甚见亲重。香亦祗勤物务,忧公如家。 | |||||
代表作品: | |||||
云梦县城北有一个村叫黄孝村,东汉时中国的大孝子黄香就生于此村,葬于此地。在我国民间,黄香扇衾温被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说的是黄香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家里非常贫寒,他对母亲十分怀念。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坟前盖一草庐。他白天帮父亲劳作,夜晚在墓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这一守就是三年。不仅如此,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日炎炎,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 在我国古代第一部孝子故事集《二十四孝》中,黄香被推为首位,并题诗一道:“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黄香12岁时,博学经典,才思敏捷,受到江夏太守刘护的赞赏。由于他既有才,又行孝,受到当时皇帝的赏识,赐封他八个字:“江夏神童,天下无双”。并任他为郎中,誉为孝子,特许他在皇帝的书房东观阅读御书。黄香有了这个优越的条件后,更是废寝忘食,日夜苦读,被提升为尚书令。在任期间,他秉公执法,为政清廉。一次,东平清河地方发生了一件“妖言狱”大冤案,受株连的上千人,黄香负责办理此案。他明查暗访,公断了这起冤案。那些受株连的无辜者全部获释,他们无不感激黄香的恩德。汉安帝时,黄香被任命为魏郡太守,任期内,魏郡遭受水灾,他把自己的俸禄及皇帝赐的钱财都捐出来赈济灾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黄香的一生,以孝子、贤人驰名于世,著作颇丰。清代进士蔡振中曾在拜竭黄香墓时题诗一首赞曰:“南国无双土,东京第一流。风霜余孝魂,爵秩贲荒丘。姓字樵人识,笺书国史留,更行琼葬处,千载哭忠侯。”黄香死后,他的后裔分为三支,一支在原处,即现在的黄孝村,另一支迁移到该县下辛店镇黄门村。再一支飘洋过海,迁徒到台湾省及南洋菲律宾一带,1992年12月,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孝感、云梦举行期间,参加运动会的台湾省河洛农民体育代表队教练、黄香的第124代玄孙黄玉炎先生等一行人回故里寻根访祖,寻到了黄香坟、黄香墓碑等十多处(件)遗迹遗物。 |